top of page
搜尋

读书| 聂华苓《桑青与桃红》


1.引入

  • 分析过白先勇小说的同学们,可能会对“移民失根”这个关键词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吕芳、李彤、吴汉魂等承载社会变迁、民族历史伤痛的形象,可亲可敬。

  • 然而在美籍华人聂华苓却在作品《桑青与桃红》中,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在道德上千疮百孔、灵魂破碎、人格分裂的移民者形象。

  • 聂华苓本人就是一个移民者,从在20世纪中时局动荡风起云涌变化的内地,到台湾,再到美国,亲自经历过在时代大潮中打滚的感受。生长在知识阶层家庭的她,对民族、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很有自己的观点。

  • 在《桑青与桃红》中,作者将视角聚焦在一个生活在20世纪战乱时代的中国女子桑青身上,以她在内地、台湾和美国生活为背景,通过双线引领双重人格、意识流梦境的书写,来刻画了一个表里不一、抛夫弃子的“渣女”。作者为何要塑造这样一个不讨喜的角色?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2.主体:主人公的两个面相

  • 桑青:温柔如水的中国女子,坚韧而柔弱,被动的女子

    • 作品中桑青的四篇日记,塑造了四个不同阶段的她:抗战时期青春羞涩的学生、国共战争时北平大院沉浸在爱情中的小女人、逃往台湾因丈夫贪污而被迫藏匿阁楼的压抑少妇和母亲、赴美之后迷失自我的多重身份 — 非法移民者、情妇和流浪者。

    • 值得注意的是,桑青每个阶段的日记中,都有大篇幅梦呓一般的独白,内容是现实与感情的交错,流露对处境的不安、抉择的痛苦。

    • 不仅如此,日记也揭示了桑青舍弃的过程:1.舍弃礼教大防,与流亡学生发生情爱;2.舍弃原生家庭和南京亲友,投奔有娃娃亲的沈家成为妻子;3.舍弃道德和亲情,离开脾气日渐暴戾的丈夫和重压之下精神失常的小女儿。在传统道德观念下,这每一次的舍弃,都是一次堕落,一步步地解构了传统女性对贞操、孝道、家庭道德的遵守皈依。

    • 聂华苓以葬礼后成为鳏夫情妇、细腻的性描写、抛夫弃女等离经叛道的行为,解构了当时知识阶层女性的镜像。

  • 桃红:自由狂放,原始性感,自我放逐

    • 从结构上看,作者在四部曲中都以桃红写给移民局的信开篇,再引出桑青日记,暗示了主人公当下作为桃红的人格已经吞噬了桑青的人格。

    • 如在桃红的信中,一再强调证明自己已然“不是桑青”。作者以“桑青”这一名字所代表的中国身份及传统文化道德,来影射她作为移民者对身份认同的背离。

    • 此外,作者还透过她的信中叙述,讲述怀着孕漂泊流浪的岁月,在游行队伍中、公路上、寄居在水塔里、与波兰来的犹太人结伴同行,最后又被迫搬离,描绘出了一种随遇而安、了无牵挂的生活状态。

    • 既然已经超然了,但为何她非要忍辱负重地申请到居民的身份呢?

    • 作者没有直接向读者揭示,不过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成为了桃红的她,仍背负着抛弃女儿的罪愆,她是想要给未出生的私生子求一个身份,来弥补对那个自己曾经抛弃的孩子的亏欠吧。

  • 可见,桑青的精疲力尽、生命衰朽,伴随着桃红生命力的不断旺盛。她最初的心性和信仰,在不可控制的生活、难以琢磨的命运、各个社会的多重排挤之下,逐渐被打破、重塑。当桃红逐渐取代了桑青,她的生命反而通透、明了。


3.结论

  • 读完整本书,你可能会发现,看似柔弱无害的桑青,骨子里却是个利己主义者;而放浪形骸的桃红,却是一个有情义担当的游侠。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正是难以把握的人生命运、战乱和社会时代的变迁,硬生生地将她逼出了另一个人格,让她成为一个从国家、民族、家庭等社会组织中剥离出来的人,一颗漂泊于身份认同之外的灵魂。


【全球性问题】

  • 文化、认同和社区:新移民融入社会的困境

  • 信念/信仰、价值观和教育:信念如何在外界影响下打破与重塑;

  •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双调叙述如何塑造人格的多面性

  • 政治、权力和公平正义:当局对少数群体族裔的苛责歧视


128 次查看0 則留言
文章: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