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读书| 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 意识流

读书| 黄春明《儿子的大玩偶》 意识流

1.引入

  • 小说中的意识流,指的是叙述者退出作品,而让人物自己登场叙述情感思想世界的变化,可以作为叙事线索存在,也可以配合叙事存在。今天我们说的是第二种,也就是作为配合叙事的意识流描写。

  • 《儿子的大玩偶》中的意识流都以单括弧的方式呈现在文本中,清晰可辨。我们可以按照线索之别将意识流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现实线索中,二是在插叙线索中。

 

2.意识流描写

  • 现实线索中,作者以意识流描写细腻刻画了坤树扮玩偶、炎炎夏日的街头工作时的心境。

    • 以他的视角来描写受人瞩目时的感受:“注意我干什么?怎么不多看看广告牌?那一阵,人们对我的兴趣真大,我是他们的谜。他妈的,现在他们知道我是坤树仔,谜底一揭穿就不理了。” 不仅描绘出他从被围观到失去关注这一过程中内心感受到的烦躁、困扰,也侧面烘托出人们对扮成玩偶的“广告的”身份的好奇,暗示了人日常生活的琐碎和无聊。

    • “那些冷酷和好奇的眼睛,还亮着哪!” 这一笔写出坤树对人们心态的捕捉。尽管不识字、教育水平不高,但坤树是清醒而敏感的。作者以“冷酷”“好奇”,眼睛“亮着”来写他眼中的社会看客,展现出人们在满足了“广告的是谁”这第一重好奇心之后,依然不放过他,而是对他如何艰难地支撑下去产生了新的好奇,令人联想到鲁迅笔下的鲁镇人。

  • 插叙线索中,作者则以意识流揭示了支撑起坤树面对艰辛工作和冷嘲热讽的信念。

    • 作者先是写坤树在每天离家恋恋不舍的场面,随即加入一句慈爱父亲视角来观察儿子时的体会:“这孩子这样喜欢我。”直白朴素的一句呈现出对儿子阿龙的爱,营造一种父子双方心心相印的默契。

    • 然而紧接着就插叙阿珠对他早出晚归的抱怨,提醒他已经很少以自己的面孔与阿龙见面,而阿龙只把他当做一个玩偶。这就打破了温馨的氛围,而接着描写坤树此刻的意识:“不至于吧。但这孩子越来越怕生了。”“呵呵,我是阿龙的大玩偶,大玩偶?!” 这种企图以自我解嘲的笑来掩藏面对事实的真实感受,渗透出难以置信和忧郁,令人心疼。

    • 作者边回忆、边感受的笔法,第三人称内视角叙述和第一人称的意识流相互交织,令人得以代入坤树的角色,在故事场面和情感思想之间切换。而从获得儿子喜爱信赖到被儿子当做玩偶的这一事实对比,喜悦到失望之间那种落差感,就这样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读者能透过这一设置全面理解他在信念被撼动时的内心的恍惚,作为一个身负养家重任的小人物之艰难。

 

3.结论

  • 作品的结局有喜有悲,更令人唏嘘。现实中,坤树的工作问题终于解决,也不需要再穿着玩偶装站街。然而,儿子已经认不出恢复本来样子的爸爸,只能认得那个穿着滑稽玩偶装扮成小丑的坤树。坤树犹豫片刻,决定为了儿子,再次扮回小丑。这种荒诞而讽刺的结尾,隐喻着人在现实处境和身份中那种永远无法摆脱的、身不由己的异化。

  • 无论是儿子阿龙将父亲当做玩偶也好,或者他眼中的父亲就是玩偶的样子也好,作者并没有向读者揭示阿龙视角中的坤树,只留给读者以想象。

  • 作者始终以坤树理想信念为书写对象,从一根筋地为儿子的那份依恋艰辛谋生,到被阿珠告知儿子将他当做玩偶的震惊,再发现儿子已不认得他真实样子后的反应,实则步步揭示了坤树作为一个底层奋斗的小人物,那种受尽委屈,有点逆来顺受的脾气,更呈现了他朴素的价值信念,为了家人的爱、期待和感恩,可以肝脑涂地,不顾一切。

  • 坤树,是一个顾家的小市民。他信仰着赚钱养家、为家人而奋斗,最大的恐惧就在于家人对他努力的否定,因而阿珠的抱怨打破了他赖以奉献和牺牲的信念时,他变得愤怒而惊慌。事实上,在谋生的艰难和对家人的责任之间,他从未犹豫过,甚至可以为责任而放弃尊严,承受委屈。


 

【全球性问题】

  • 【信念/信仰、价值观和教育】父子关系书写中的牺牲与奉献
  • 【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意识流手法如何有助于描绘内心世界
    HK$10.00價格
    產品網頁: Stores_Product_Widge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