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入
卡夫卡的小说,有一种接近梦呓的风格。主人公真挚纯净,极端到令人胆战心惊。
在这篇以《判决》为题的作品中,作者就塑造了这样一个主人公——格尔奥格。正值人生大好年华的年轻的他,为人谦和到了骨子里,事业顺利,孝顺正直,即将开始婚姻生活。这样一个温暖且道德无死角的谦谦君子,却在被孱弱的老父亲以无可撼动的主观权威感愤怒地审判之后,消磨了生存的意念,跳下天桥自杀。
读完故事,你可能会觉得既荒诞,又同情,更气愤。
为什么格奥尔格要自杀?作者这样设计的意义何在呢?我们回到作品中来看看吧。
2.主体
格奥尔格是个怎样的人?
作品由格奥尔格给朋友写信的场景出发,开篇以春日万物复苏的美好景致渲染轻松的氛围,进而交待他对这位远赴俄国做生意不顺的朋友的担心。
纯情友好,内心平和
作者特意以格奥尔格的心理描写来展现他在友情关系中体贴。为保护朋友的尊严,他小心翼翼地只谈琐事和感情,从不提及自己事业的成功:“对于这样一个显然已经误入歧途、令人惋惜而又让人爱莫能助的人,在信里该写些什么呢。”“或许应该劝他回国,把生计迁移到这儿来,恢复所有旧日亲友间的友好关系”“然而这岂不就意味着,人们同时较委婉、因此也就更让人伤心地告诉他,他迄今的一切尝试都已经失败。”如此先后三次连续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作者用心理描写刻画出了格奥尔格思考决定的过程,展现出他思虑的周全和情感的细腻。
其中的“或许”“然而”“因此也”等连接词突出了思考过程中由提出想法到自我否定的逻辑,这暗示了格奥尔格在解决问题时对他人情感的重视和过渡的体贴,以至于不惜改变原本的提议,一切行为都是出于思虑周全的善意。
看重家庭和事业,即将结婚
他对未婚妻的感情透过一段回忆展开,写道他们日常平淡从容的相处方式,也提到在她劝导之下决定将婚讯告知俄国的朋友。
作者也提到他在母亲去世后,从父亲手中接过公司经营权后将事业做得蒸蒸日上:“帮工不得不增加了一倍,营业额增加了五倍,往后的买卖无疑会更加兴隆”,人手和营业额翻倍这一笔呈现了格奥尔格在事业上的上进、在经营方面的才华。
当我们评价格奥尔格这个内心细腻敏感、具有内向型人格的人物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当下流行的词来形容,就是情感的“内卷”。过于在意社交关系中情感的一面,以至于不断追求交往中的完美,言行中也无时无刻不惦记着自己言行对他人情感的影响,甚至放弃了最初的理性思考、真实的想法,更在雕塑头脑的同时,隐藏了自己,改变了自己。所以,他自我否定的过程既是一种内心成长,却也是一种自我消耗。
格奥尔格为何要自杀?
一方面,格奥尔格看似温暖关怀的外在性格背后,却有着敏感孤弱的内向性格,承受了太多重担和压力,自我解释的无力。
另一方面,作者塑造了一个具有强控制欲且有被害妄想倾向的父亲形象。
父亲先是诋毁格奥尔格娶妻是对母亲的亵渎和失敬,接着宣称格奥尔格在俄国的好友背叛了他而跟自己在同一阵线对抗格奥尔格,最后更是大肆批评格奥尔格是个自私的人,而“判决”他投河自尽。其中一个细节的设计耐人寻味:作者写格奥尔格因担心虚弱的父亲摔倒,而将他抱到床上,父亲却玩弄着、“牢牢抓住”格奥尔格的表链,这两个动作以格奥尔格的视角来叙述,隐喻了父亲对他在精神上的把握控制。格奥尔格虽然明知父亲对自己的疯狂PUA,看破了他的每个技巧,但是理智却没能战胜情感,他仍没能抵挡得住他顺从着父亲意志的自我轻贱,最终带着对父亲的信仰,走向毁灭。
父亲曾经是家中唯一的掌权者,在家族公司和家中都充当着发号施令的角色。而当被格奥尔格自然取代后,失去权力的他内心充满恐惧,想将儿子作为傀儡来维持掌控力。可是,这种平衡随着得知儿子有不为自己所知的秘密和感到无法全盘掌控儿子而被打破。
3.结论
读到篇章末尾,你有没有对格奥尔格这个暖男之死的迷之结局设计,感到既魔幻而难以置信,又可笑可气?抛开叙述者卡夫卡对格奥尔格的同情倾向,他是否如父亲所判决的那样,是个“无辜的孩子”、也是个“恶魔一般的人”?父与子之间关系中的对立,是否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文学作品中,这是一个经得起时间洗礼的话题,因为素材实在太丰富了:索福克勒斯剧本中俄狄浦斯的杀父娶母,曹雪芹笔下宝玉与贾政那种互相看不顺眼却又彼此无可奈何,屠格涅夫小说中巴扎罗夫与旧贵族父辈之间关于农奴制的纷争,白先勇《孽子》中那种父的驱逐和子的叛逃,抑或是海明威笔下脆弱的小尼克在硬汉父亲的教导下变得更加孤弱敏感甚至自我遗弃,或者王朔笔下那个如轻狂少年一般想改变传统父子关系的中年人马林生和他还在读小学却心智老成的儿子马锐......不一而足。
从父权社会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简单地将父子关系贴上高低、尊卑的标签。
不过,如果我们拿出人性的放大镜细细体察,就会看到更多——抚育教养、成长对抗、相爱相杀、照见彼此。
【全球性问题】
信念/信仰、价值观和教育:信仰和观念差异对父子亲情关系的影响
文化、认同和社区: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环境中亲情关系的扭曲异化
Comments